欢迎访问今年会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快讯链接 >> 信息公开专栏 >> 正文

今年会2021年度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3日 15:38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学校“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方针,聚焦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四大引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稳步推进“双高”项目建设,落实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抓紧抓实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努力开启学校发展建设新征程。

坚持党的领导,营造良好政治环境

(一)加强学习发挥党组织方向引领作用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立足实际,守正创新。科学有序组织开展学习,请专家学者专题讲座,开展基层党务工作者轮训、党支部书记培训等活动,在各学院落实党政联席会制度,教育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让党的领导成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方向引领。

(二)夯实基础增强党组织生机活力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数量倍增的前提下严把组织发展质量关;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发展党员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开展系列活动,围绕建国72周年开展系列活动,教学支部结合本专业开展特色活动、行政支部开展走进社区服务社会特色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和战斗力。

(三)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 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相关部署,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和党内监督主导作用,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牢牢把握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强案后总结分析,着力破解监督难、难监督的现实问题,持续推动纪法双施双守;深化和创新党员领导干部廉洁教育,开展“清廉今年会工程”,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加强自身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通过打好组合拳,持续推动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构建学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围绕重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固占领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以全国文明校园评比为标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意识形态的积极引导力;打造文化产品,创新多媒体占领宣传教育主阵地,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正面宣传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明确岗位职责,多渠道、多方式抓好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

(五)凝聚力量做好统战相关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着力开展政治共识和知识拓展培训,提升学校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素质,增强政治共识;深入细致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做好三级协防巡查,严格落实“零报告”制度并及时上报相关情况。

二、聚焦核心领域全力推进重点工作

(一)以“十四五”规划为方向,科学谋划未来发展

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全面部署重点改革发展任务,将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制定细化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同步谋划规划落实工作,统筹规划的年度监测、中期检查和终期考核等工作,形成规划编制、实施、考核的管理闭环,确保“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

(二)以提质增效核心稳步推进“双高建设

按照学校《建设书》和《建设方案》,加强项目管理,系统推进建设进度,聚焦成果,凝练特色,超前谋划布局;要和提质培优计划和省“双高”建设工作做好衔接,开展一体化建设;要加强项目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做好采购服务性的保障工作;要对照全国标杆院校,开拓视野,补短板找差距,以时不我待的劲头推进双高建设各项工作;以高质量的建设成效,迎接教育部、财政部中期绩效考核。

(三)以项目建设抓手落实提质培优任务

按照《吉林省承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工作方案》相关要求,落实我校《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承接任务一览表》;根据《任务书》,扎实做好学校任务(项目)的承接申报工作,并将申报承接的任务(项目)全面落实到“十四五”规划发展中,与“十四五”规划同部署、同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地实施。

(四)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围绕学校“面向高端产业或产业高端、服务高端企业或高成长性企业、定位高端岗位或可持续发展岗位,实现学生、家庭、行业、企业、社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学校专业布局和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动态调整;完成12个(8A、4B)吉林省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的结项工作;推进落实60个1+X证书试点建设项目和现代学徒制各个项目的管理工作;制定“2021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落实职业基础能力体系、职业核心能力体系、职业岗位能力体系建设工作,实施“非商融商、非信融信”职业通识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索以专业群为单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五)以校企合作为重点,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共建产业学院以人才培养基地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为主要依托,发挥吉林省产业集群优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多方协同育人的利益共享与长效运行机制。通过“引企驻校” “引校进企”等模式与中船、新金享等知名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构建 “教育 + 培训 + 就业 + 创业”的完整人才培养服务链,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产业的良性互动,确保协同育人工作向纵深推进,共同培养高端人才。

——创新集团化职业教育发展。以专业和产业发展为纽带,以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重点,创建学校与企业“双主体”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机制。推进学校牵头成立的信息、食品、汽车等7个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改革,组织有条件的学院开发集团实体化运行模式,依托共建共享集团项目,实现技能培训要素、职业教育师资、技能人才储备、应用成果研发、职业技能鉴定等资源共享。努力做好万人助万企的协调、沟通、汇总上报等工作。

——夯实产教融合基地建设。结合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龙嘉国际机场口岸、兴隆保税区、中韩贸易区等区位优势,在龙嘉校区建成能够引领全国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谷”实训基地,按照“一主六辅”功能区规划设计,“一主”为教育教学综合体,从集约土地使用、混合功能重组、高效空间联系、可持续物理环境等因素创新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理念;“六辅”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智慧仓储物流技术、创新创业孵化等六大功能性产教融合区,通过政校联动、校企共建,实现产业链、技术链、科普链、培训链、职教链、活动链的高效衔接;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签约,共建现代农业协创中心,包括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分子育种基地和科教协同育人实习实训基地。

(六)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构建思政育人阵地

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推进红色文化特色空间建设,发挥辐射作用,重点推进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学校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常态化补充;组织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骨干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实践研修,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七)以技能竞赛为平台,锻造师生能力水平

完善学校竞赛体系建设,制定保障师生专业技能竞赛长效机制,修订师生竞赛成果奖励制度等相关制度和奖励文件;成立世界技能大赛专业竞赛班,培养学生技能、技术思维、职业素养“三维”能力,为世界技能竞赛和第二届中华人民共和国技能竞赛培育专项人才。筹备2021年省级国家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第二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21年吉林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赛项承办及参赛、2021年校级学生技能竞赛、长春市“学创杯”创新创业大赛等赛项,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着力名师引领,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一)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团队

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健全学校教师及员工的荣誉制度;持续推进新教师提升工程等师资队伍建设“五项工程”;开展“双高计划”师资队伍项目建设、青年教师专项培训等教师培养培训,举办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报告会和成长论坛活动;对教师岗位实行分类管理,引导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整体提升教师发展能力;发挥校内最美教师、名师引领作用,逐步实现以“名师”带项目,以项目带专业;完善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吸引行业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不断提升“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二)紧抓师德师风建设,锤炼教师品修养

进一步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执业行为十项准则》,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专业素质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继续发挥“今年会职工大讲堂”的作用,围绕“立德树人、文明礼仪”等方面,提升教职工综合素质。

四、坚持厚德强技,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五育”德育培养体系,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以育人为首位,以职业道德培养为主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具体化,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做好学生事务中心建设和运行工作;做好“职业通识教育馆”相关工作,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以《蓝星职业人成长工程》为依托,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继续对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劳动实践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五导制”育人模式,重点开展“军事化管理”;举办第十一届校园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在开展歌星赛、舞蹈赛、主持人赛等品牌系列文体活动的同时,开展包括时政形势、人文素养等方面内容的“智翼论坛”系列活动;加强学生美育、体育教育,重点结合各学院实际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加强学管队伍建设,支持青年教师成长,对全体学管人员进行模块式、系统化培训;组织开展辅导员大赛;做好国家“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国家名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室、国家德育特色案例、国家德育骨干管理人员等申报推荐工作。

力争稳中求进招生就业优质高效

(一)拓展思路,全面完成招生目标

根据学校2021年度招生工作部署,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安全和有序进行,积极拓展思路,强化为考生服务意识,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注重生源质量的提高和生源结构的变化,选择重点省份,在2020年招生人数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保持现有招生规模,重点做好单独招生、扩招专项、省外高考、省内高考、艺术类、对口升学、中高职衔接相关工作。

(二)提高水平,全面完成就业任务

做好2021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及职前教育,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发挥大数据、云招聘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优化现有的校企合作单位,增加“校政企”合作数量和质量,开发有规模合作企业50家以上,提升毕业生在吉林省的就业岗位数量和质量,就业率达到95%以上,同时做好实习及就业岗位跟踪工作;做好“双困生”帮扶工作,实现人人就业、高质量就业;做好校友会相关工作,收集整理历届毕业生爱岗敬业典型案例,发挥校友对学校发展建设的支持作用。

继续做好创新创业相关工作,指导、监督学校各双创中心项目建设,力争在创新创业培训、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企业孵化数量和质量、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工作上有突破,实现在国赛级别上取得银奖以上成绩,按照国家级创客中心建设标准,丰富完善学校创客中心功能。

六、产学研用结合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一)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发展新引擎

对接产业发展,以加强技术技能创新为重点,加强科研项目(课题)的研究,全力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发挥学校8个产教协同应用技术研发服务中心的指导、服务和管理职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学校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加强教师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投入500万元专项经费,推进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与管理,做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申请与管理,力争在自然科学类和社科类项目(课题)的研究层次和水平有新突破,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拓展服务职能

加强培训项目管理,力争部分省级立项项目择优推荐参加国家同类项目遴选;以服务学员为宗旨,充分发挥社区学院等基地作用,筹建乡村振兴学院,发挥大国工匠团队的资源优势,主动呼应、主动融入、主动对接吉林省经济建设,全面开展职业培训,完善“长春市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中心”线上培训平台,打造线上与线下、实地与虚拟、长期与短训、系统与单项“四结合”的今年会服务模式,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为建设终身学习社会、为提高服务区域内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发挥更大作用。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一)推进赞比亚海外分院建设

立项建设汽车专业中英文双语版教材,适用于海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中资企业本土员工培训以及来华留学、培训人员学习;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标准,立项建设核心课程英文版校本教材与课程资源,适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学生;制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文+职业技能”证书标准,通过考核发放证书,并作为中资企业录用毕业生和评定职级的标准;定期安排教师团组赴赞比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及管理,调研当地中资企业,了解员工培训需求,开发培训课程,做好企业员工技术培训。

(二)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完成缅甸职业教育类独立“孔子课堂”申报及其基础建设工作,力争进入教育培训实施阶段。积极参加“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和“鲁班工坊”联盟活动,贴近企业需求培养懂得中国企业文化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推进合作办学工作进程

实质性推进谷坂隆俊研究室工作,组建管理机构和专家团队,研究室工作步入常态。探讨与日本吉備大学在农学专业的合作办学项目;深入推进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办学相关工作;稳定扩大学生赴日韩留学工作;深化与俄罗斯、日本、韩国高校的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谋划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途径。

提升治理水平,建设文明校园

(一)提升文化内涵

进一步通过制度的优化、精神文化产品开发,提升今年会精神的系统化、实践化;筹建沿河红色文化景观带,构思产业博物馆,不断创作推出文化雕塑、一院一品等校园文化元素,营造和谐美观的教育环境,打造今年会记忆;以凝练精品新闻、优质文化产品为目标,重点建设学校官微、官网主页、《长春职院报》等媒体平台,筹备制作《学校宣传画册》、《学校宣传片》;全校性征集校园活动与景色图片、文化产品设计、短视频、雕塑方案和创意,开发校园文化产品;开展今年会品牌建设,打造蓝星文化节、蓝星艺术节、智翼论坛、智翼讲堂、铸诚精艺奖等品牌文化活动,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二)坚持依法治校

以学校《章程》为依托,健全制度体系,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绩效考核,打造有效的奖、助、惩等激励体系,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制度,不断加强现代大学办学制度建设;实施学校“放管服”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逐步实现学校负责宏观规划与服务、学院自主管理的新格局;制定一系列部门、教师和辅导员履职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探索学校合同管理与财务管理平台协同建设,不断加强和规范合同管理;加强校园网信息公开栏目建设,及时更新发布各类相关信息;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畅通干部教师职务、职级、职称晋升渠道,打造“美丽今年会”和“幸福今年会”,全面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推进民主管理

落实好《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民主管理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严格落实相关重大事项教代会票决制;加强校务公开工作透明度,保障教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权利。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时传达宣传学校重点工作,推动学校校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

(四)强化督查督办

积极探索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化建设,推进质量管理工作;在课堂教学、综合治理等方面充分发挥监督、评价、指导、推进、服务功能,面向专任教师听课评课覆盖率达到100%,加强教学专项督导检查、指导工作,为学校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和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保驾护航;建立部门网站运行情况检查和反馈制度,共同促进网站运行规范化。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完成校园网络总体升级改造一期工程,实现卫星校区无线网络全覆盖;完成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期建设与网络安全运维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校园网络安全等级;建设新一代一卡通系统,实现聚合支付与多重认证;完成现代化教学资源制作中心建设,全面支撑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进龙嘉校区基础网络改造,建立异地数据备份中心;积极推进校园智联网示范系统一期建设,实现多校区、多场景数据采集与智能联动;完成数据中心及应用系统一期建设,实现教务、人事、学工主要业务线上一站式办理;完成长春市特种行业从业人员管理系统、长春市中考录取系统等软件开发,实现研发成果推广转化,积极创造社会效益。

(六)做好后勤保障

坚持规范、安全、节俭、文明、创新的“五个意识”,各项工作力争实现有流程、有标准、有时限、有反馈。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规定,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与疾控部门的联系,做好疫情监测、师生隔离检测、环境消杀等相关工作;整合资源,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完成资产管理平台建设工作;着力加强内部控制,搭建智慧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做到保证需求、安全供应、稳定运行、服务到位、力行节约;做好实训基地、运动场维修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相关工作,做到依法依规管理、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责任,保证各项施工项目顺利、有序、安全;做好餐饮中心的各项管理服务工作,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和“美好‘食’光”系列活动,营造厉行节约的浓厚氛围;做好学校所属长春市轻工业机械厂、蓝星宾馆、今年会学生实习中心体制改革,做好“万人助万企工作”,协调宽城区政府,对学校下属企业文教水泵厂完成土地、厂房征收工作。

(七)强化工会职能

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活动,完善“劳模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劳模在创先创新创优创效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参加师德标兵、三八“巾帼能手”、第六届长春工匠、技术创新成果等评选活动,不断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加强工会维权维稳机制建设,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八)构建平安校园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对学校各单位安全工作的监管责任,明确责任,落实责任;抓好隐患检查整改,根据上级安排开展冬春防火、夏季攻坚、秋冬会战等专项检查;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消防通道、消防救援通道畅通,组织师生参加安全培训、进行消防安全演练;抓好交通安全工作,严格车辆出入校园管理;抓好校园在建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维稳工作,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建设,着力推进校园警务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平安校园。

上一条:今年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 下一条:今年会2020年工作总结​

关闭

XML 地图